“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煙在新建的住房上飄蕩小河在美麗的村莊旁流淌,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白虎村摘果,羅圈巖賞花,水草坪養生。在廣元市朝天區有這么一片希望之地,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脫穎而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廣元市朝天區是國家級貧困縣區,雖然2018年成功摘掉了窮帽子,然而如何鞏固脫貧成效,實現振興發展,依然是擺在該區面前的重大課題,為此,該區試水“聯盟+”抱團發展,探索建立鄉村振興共同體。
組織“聯合”建立,確立協同主心骨
“思路決定出路,單打獨斗行不通!如果僅局限于一個村單薄的資源,不能做大做強鄉村旅游產業。”白虎村支部書記王金德在外考察后感慨道!拔覀儼谆、羅圈巖、金筆三村分屬不同鄉鎮,互相毗鄰,都在山區且各自具有特色產業,如果締結聯盟抱團發展,形成資源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就最好不過了!
據了解,朝天區的蒲家鄉羅圈巖村、沙河鎮白虎村和羊木鎮金筆村都有著得天獨厚的農業旅游資源,但由于體量較小,資源種類單一,一直沒能突破發展瓶頸。長期以來,因分屬不同鄉鎮,三地村民有著天然的隔閡,基礎設施建設缺協同、產業發展規劃缺統籌等問題始終制約著當地發展。如何拉伸產業鏈,增強旅游體驗的新鮮感和知名度?當地干部群眾一直在探索。
為進一步釋放資源紅利,最大限度實現群眾增收,一個締結聯盟、優勢互補的想法逐漸在當地干部心中萌生開來。在充分論證和精心籌備下,通過村干部小組會、群眾會、黨員大會的反復研究、動員,無論是三村的黨員干部還是普通群眾,大家越來越形成一個共識——抱團發展。
2018年,朝天區沙河鎮白虎村、羊木鎮金筆村、蒲家鄉羅圈巖村“白金羅”三村聯盟正式成立,這也是該區首個跨鄉鎮行政村聯盟。成立“白金羅”聯合黨委,組建“三村聯盟產業發展辦公室”,有效破解了統籌協調難的問題,使三村抱團發展相關事宜有了統一領導,從而共同翻開了發展的新篇章。
“跨鄉鎮建立三村聯合黨委符合當地群眾的共同利益,適應了基層組織振興的新要求,同時也是我們創造性走好新時期群眾路線的一次嘗試。”朝天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張開翅說道。
產業“聯盟”推進,繪就振興同心圓
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產業振興是關鍵。三村聯盟堅持“統一規劃、各有側重、綜合利用”的原則,以“回歸自然、回歸鄉土、回歸心靈”為理念,以川北農耕文化與新型農業為支撐,整合三村優勢資源,打造出以獅子巖天然氧吧公園、貓兒山休閑農旅綜合區、林場生態養殖產業區、羅圈巖川北民俗民居休閑區、水草坪休閑康養區為核心區,集農業生產、景觀、休閑、運動、度假、消費為一體的1.2萬余畝的創新型農業綜合體。
“分片設計嶺上荷花、云中天寨等4大旅游主題,規劃川北民宿體驗區、農耕文化體驗區等5大旅游區城,開發水草人家等8個精品旅游景點……”規劃一經公示便迅速開始落實。隨著各個項目逐一實施,三村產業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春山養殖、云中天寨等引進企業也陸續入駐,人們欣喜地發現,在這里,許多以前想干而干不成的事情正逐漸變為現實。
羊木鎮金筆村林麝養殖戶何軍德開心地說:“咱們金筆村的人還能享受白虎村的項目?沒有三村聯盟門兒都沒有!”春山公司也表示,在聯合黨委的領導下,各項工作推進都很順利。
據羅圈巖村村主任楊平順介紹,剛建成的獅子巖天然氧吧公園,三個村的地盤都有涉及,在三村聯盟產業發展辦公室的統籌下,土地協調、邊界規劃等“老大難”統統迎刃而解。
目前,三村聯盟已專門設立了項目招引小組,實行打包推介整體招商,項目業主可在“聯盟區域”內任意選址落地,三村共同提供道路通行、土地流轉等支持。同時,免收土地租金,以資源量化入股,盈利后按股為群眾分紅。今年云中生態農業示范園、春山林麝認領代養等5個項目年產值達600余萬元,可帶動周圍農戶每年增收800余元。
章程“聯同”制定,實現發展一盤棋
要充分發揮白金羅聯合黨委的領導作用,離不開一套長效機制和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白金羅聯合黨委按照“政策同步、活動同辦、大事共商”的原則,建立聯合黨委日常辦公、每月例會、產業發展專題會等6項制度,為三村聯盟的運行提供了根本遵循,推動實現跨鄉鎮行政村由各自為政到同頻共振的轉變。
“我們規定,三村村民20人以上即可聯名提出符合議事范圍的事項。”據了解,三村聯盟產業發展辦公室設有秘書長1名,成員6名,都是從三村“兩委”班子成員中推選而來。為規范辦公室運轉和履職,聯盟明確制定了議事范圍和執行規則,建立了重大事項公示制度,明確了鄉賢調解、聯盟自治委員會處理和聯合黨委會決議的三級程序,細化了旅游產業規劃、基礎建管等20余項職權職責。自聯盟成立以來,已召開“聯盟會”17次,解決土地協調等問題20個,化解征地拆遷、地界劃分等“老大難”問題20余起。
同時,在聯合黨委的領導下,聯盟先后實施了“三村先鋒”“素質提升”和“能人幫帶”工程,通過開設能人講堂、三村夜校、流動課堂等形式,著力搭建集中學習、動手實踐和比武競賽平臺,切實推進鄉土人才、后備干部和致富能手等共育共用。
如果說,“一園四區”的建設為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蓬勃生機,那么聯盟章程的作用就在于成功塑造了三村聯盟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精氣神”。要干事,自然就會有矛盾產生,尤其是在產業規劃、項目推進的過程中,利益糾紛自然無法避免,占用土地等更是家常便飯。然而,就是在這樣一項項公認的基層工作中的“老大難”和“硬骨頭”面前,三村聯盟卻實現了群眾上訪事件零發生,基本做到了大事小情統統在“聯盟”內部消化解決。
如今,在三村聯盟黨委的統一領導下,三村各具特色、協調互補、共同發展的農旅文融合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三地村民歸屬感、認同感明顯增強,探索出了依靠組織振興推動產業振興鄉村振興的新路徑,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趙冬花)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